第六十六章:指婚(2 / 2)

朱高煦的庶妃郭氏,其家族随辽王朱椿一系前往了广东广宁,而朱高煦的封地最终落於山东乐安。

朱高燧的庶妃沐氏,其家族是云南沐氏,而朱高燧的封地则是在河南与河北的交界处彰德府。

可以说一个在天南,一个在海北。

但是!

这条……也不能说是规定,毕竟是没有这样的明文规定的,只能说是潜规则,在朱瞻墡这里被打破了。

在朱瞻墡出发之前,朝廷就将有关这次出兵交趾以及未来云南的管理问题一并提前发往了云南。

但朱瞻墡不知道的事,在这些诏书中,还有一道赐婚诏书。

由当今皇帝,也就是朱瞻墡的爷爷做主,将沐昂的幼女沐氏许配给朱瞻墡为正妃。

自朱棣开始,朱瞻墡是唯一一个正妃出身是国公之家的藩王……嗯,未来藩王。

但实际上,这桩姻亲其实只是朱棣的退而求其次,因为整个沐家中,目前待字闺中且正逢婚嫁之龄的就只有沐昂的幼女了。

如果有的选,朱棣会让沐家的当家人沐晟之女许配给朱瞻墡。

然而现实是沐晟只有两女,且两女都早已婚配。

沐昂也有两女,长女已经婚配,只剩下幼女还待字闺中。

沐昕……其妻子是朱棣的第五女常宁公主,和朱瞻墡有亲属关系,属於近亲,不能算在内。

但即便如此,对於永乐一朝来说,这也已经很出格了。

……

“这是你的问题。”朱棣靠在床边,看着面前的儿子说道。

“当年老二和老三手中的权力也不小,或许比不上现在的瞻墡,但实际上也差不了多少。”

“老二随我靖难时让朝中几乎所有武将都追随於他,严格来说的话他当初的实力要比现在的瞻墡更加强大。”

“老三虽然差一点,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永乐二年就据守顺天府,统揽整个顺天府乃至北方边疆的所有事务,当时大明大半个北方都得看他的眼色。”

“虽然最后有些波折,但我也算是把他们俩给管住了,怎么到你就管不住瞻墡了?”

“倒不是儿臣担心管不住瞻墡。”朱高炽闻言苦笑道。

“儿臣是有信心的,就是担心瞻基他……”

“那就是你的事情了,你得赶在你去见我之前解决好这件事情。”朱棣闻言平淡地反驳道。

“交趾的问题不是没办法解决,但你也知道要想解决是很难的,瞻墡是目前我能找到的最好人选。”

“除了人选之外,现在也是最好的时机。”

“去年我大明北征大胜而归,瞻墡更是在草原杀出了赫赫威名,二者合二为一,是最有威力的。”

“交趾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就看这次的了,如果能解决,那恐怕将会是一劳永逸的了。”

“若是不能解决……”

“答应爹,十年……不,十五年之内,不要再想着解决交趾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