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招魂(2 / 2)

“大人,若是奴贼追上来怎么办?”

刘招孙停了片刻,抬头望向众人,之前与镶蓝旗一番恶战,无论是浙兵还是朝鲜兵,对建奴的恐惧又多了一层,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最关心的。

刘招孙从青石上跳下来,那旗队长吓得后退两步。

“若是让奴贼追上,也是天命!我会和奴贼血战到底!没有这些死去的人在前面扛住建奴,就没有我们,若抛下他们,便是我回到沈阳,得了朝廷封赏,也会良心不安,晚上不得安宁!你们若不愿意搬运屍体,就自己走吧!”

说罢,刘招孙目光扫视全场,周围安静下来,片刻之后,忽然有人大喊:

“誓死追随刘把总!”

士兵们立即跟着高呼起来:

“誓死追随刘把总!”

幸存的士兵将沉重的火炮从马车上拖下来,在各营把总的指挥下,喊着口号将火炮推进水流湍急的浑江中。

士兵将地上的己方屍体,抬到空出来的马车上,整整齐齐摞在一起,马车在崎岖的山道上吱吱呀呀向南前进。

收敛屍体的时候,周围陆续有七八百名溃兵返回军中。

对待这些溃兵,两位文官与刘招孙又出现意见分歧,在刘招孙的坚持下,除部分浙兵,朝鲜弓手外,其他溃兵全部斩首。

裴大虎拎着顺刀到处砍头,转眼间地上又多了三百多溃兵脑袋。

看得周围明军又惊又怕,同时庆幸自己当初坚持到了最后,没有参与溃逃。

“如此杀戮,怕於上天不和啊,”

康应干声音颤抖,他还从未见到过这样的阵势,目睹家丁们杀得人头滚滚,监军大人看的是胆战心惊。

刘招孙神色严肃,没有任何冲疑,怒道:

“这些兵士溃逃过一次,便有第二次,若无军纪,何以成军!按戚帅兵法,军中溃败,除了无辜被裹挟者,力战之后仍不支者,将帅溃逃者,其他逃兵全部斩首!”

“便是有一万人溃逃,也当全部斩首!”

於是就出现了这边收敛屍体,那边砍杀逃兵的奇观。

经过这番恩威并重,刘招孙在军中威望进一步提升,在完成这些事情后,三月初九,大军开拔,向南继续前行。

六千多人重新打乱,分成三部分。

刘招孙亲率三千多人马,裴大虎和金应河各率领一千五百人。

叶赫人走的匆忙,建奴的铠甲兵器留给了明军,明军挑选了部分精良铠甲武器,还从鞑子身上搜到了部分粮草。

刘招孙他们走的是原路,毕竟这条路熟悉一些,到宽甸还有五六日路程,幸好辽东三四月份足够寒冷,屍体不至於腐烂。

东路军带来的火炮全部被刘招孙沉进了浑江,这些老古董送给杨镐,估计他都不要,之前在沙尖子上岗上炸膛充分说明,这玩意儿在战场上杀自己人比杀死敌人效率更高,估计建奴拿去也不敢用。

况且浑江江流湍急,大金国若不折损个百十号包衣,根本不可能把它们捞起来。

明军沿着浑江,缓缓朝南方走,走了一日,约行了四十里路。

晚上安营扎寨,马不解鞍,人不脱甲,刘招孙和家丁挤在一块睡。

忘了说一句,那个姜弘立带来的美姬,现在穿着身鸳鸯战袄,戴着个明盔,当做家丁跟在刘把总左右。

除了刘招孙,没人认得她是女儿身。

这位朝鲜美人,在亲眼目睹几场血战后,早就吓得魂飞魄散,生怕被刘把总抛弃,落在鞑子手中,对刘招孙,自然是言听计从。

刘招孙暂时没有金屋藏娇的念想,朝鲜美姬在大明京师市场反响不错,很受消费者好评,以后若将她当做礼物送给某位堂官或主事,投其所好,可比银子有用多了。

次日天明,大军又收拢了八九百溃兵,刘招孙下令砍了五十个人脑袋,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俺是马营的刘三儿,好多人在林子里迷路,吃的也不够,夜里黑瞎子还在吃人,有兄弟冻僵了就被熊吃了,咱命好,遇上了把总爷(刘招孙),把总爷真是活菩萨!”

刘招孙冷冷一笑。

“前日对阵,浙兵还在抵抗,你们几个就先溃逃了,拖下去,斩了!”

行军第二天晚上,朝鲜弓手与一队白甲兵遭遇兵爆发小规模激战,双方射死两人后,便脱离接触,消失在茫茫夜幕中。

第三日清晨,裴大虎从死去白甲兵背后小旗判断,是正蓝旗巴牙喇。

刘招孙知道是莽古尔泰在试探自己,不敢停留,继续加快前进。

到第三天中午,夜不收禀告说宽甸方向过来一支明军兵马。

“白花花的都是白色长枪,像一片树林,不晓得有多少人。”

“是白杆兵来了!”

旁边的朝鲜副将金应河从未去过蜀地,自然也没见过什么白杆兵,乔一琦向他解释。

“是一支西南的土司兵,不止在四川,西南各地都有,只是这支兵使用都是白杆枪,”

白杆枪是用结实的白木(白腊树)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

两边夜不收打了个照面,很快地,在家丁护卫下,刘招孙和对面将领在两军中间见面。

一年后的浑河之战,浙兵、川兵气势如虹,赶来援辽。

等他们赶到辽东战场时,沈阳已经在辽镇手中光速沦陷。

两支兵马毫不畏惧,都对自己充满自信,想要在浑河河畔展现自己强军姿态,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后金大军。

辽镇对这些客兵的态度,一直没有改变,仍旧是隔岸观火,冷冷看着别人覆灭。

两支大明强军最后却被十倍於己的八旗军分别击破,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浑河血战。

不必说辽镇猥琐发育,川、浙两兵之间不合,未能形成合力,是造成浑河血战失败的最直接原因。

刘招孙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必须和川兵搞好关系,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刘招孙小时候随义父去过四川,见过秦良玉,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我乃刘綎义子,刘招孙,义父生前与秦家土司乃是故交,不知将军你是秦良玉什么人?”

对面川兵将领一听,连忙冲刘招孙拱拱手:

“姑姑听闻皇帝召唤,便派小侄儿率先锋先行,她自筹马集粮,五千白杆兵,随后即到不知将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