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军队从两方面作手,一是从各没有战事的殖民地军需库中抽调,二是从国外购买主要是美国。
在这里多说一句,法国本土主要有三个工业区,主要以巴黎为首的巴黎盆地区、马赛—福斯为首的地中海沿海区、以及以里尔为首的东北部地区。目前东北部的工业区已经沦陷,巴黎盆地变成了战场,只能靠规模最小的地中海沿海区能行么?
所以夺回巴黎,也是法国唯一还能继续支持战争的理由和信念。
而定下两位指挥官之后,接下来就是准备阶段。各项物资都需要进行准备,尤其是最重要的弹药。
对於作战计划,英法也是抽调了军中的一堆优秀参谋们来制定。最终花费一个月,计划终於制定下来。总的来说,这场巴黎战役最核心的是夺取巴黎周边的各个城镇以,从而解放巴黎的目的。
至於法国前陆军总司令霞飞,
因为之前的战斗接连失败,再加上巴黎的沦陷,作为法军总指挥官的霞飞直接被替换,改任政府军事顾问。另外鉴於霞飞在法军中威望颇高,在解除其陆军总司令之后,还晋升其为元帅。不过这个元帅滋味如何,只有霞飞自己知道。不过没关系,参谋们也考虑到该任务的难度,还有备用计划,那就得如果
再加上这些地区都是法国重要的产粮基地,虽然粮食可以靠殖民地以及国外进口,但是如果工业不行,法国靠什么维持其庞大的军队。
而英国这边,对於法国的请求当然是全力支持,因为伦敦方面知道,如果不夺回巴黎盆地,那么法国可能坚持不了多久。
不过该谋划只被伦敦稍微关注了一下,现在伦敦方面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巴黎战役。
另外原英国远征军司令弗伦奇元帅,也因为之前英军损失二十多万人,被认为不适合战壕战调回国,由原远征军第一军军长的黑格接任。
阿比西尼亚王国的谋划被挫败,让英国对东非的进攻又要多筹备一段时间了。
当然,这些城镇可不好夺取,德国在巴黎地区拥有四十多万人防守。而他们防守的核心则是周边诸如盖维尔、贝纳、库尔库罗纳、戈蒂耶等地,这些都是巴黎外围的支点,只要守住这些地方,巴黎根本不会被攻破。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英国陆军之后苦下功夫进行整顿,终於有可以拿的出手的陆军了。在之前的战斗中英军表现并不比法军差,甚至某些方面还要好於法军,所以法国方面就向英国请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