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孙儿我……”朱瞻墡闻言抬起头,刚想解释,却被朱棣抢先打断。
“爷爷知道。”朱棣拍了拍孙子的脑袋,笑着说道。
“你很聪明,不仅只是表面上所说的那种聪明,而是方方面面都很聪明。”
“你从一早就知道那个位置有多烫手,烫手到不能有任何一个人露出对那个位置有想法的表现,所以打从一开始你就在避讳。”
“你大哥很出色,你也很出色。”
“爷爷相信,他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你也能。”
“是……”朱瞻墡闻言低下头,没有再开口的意思。
他知道,到了如今这种情况,既然自己捅破了老爷子用来掩盖的那层窗户纸,那么自己要做的就只是聆听就好。
“好了。”朱棣再次拍了拍孙子的脑袋,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天色也不早了,回去休息吧。”
“另外,这件事你们爷俩知道就好了,不要说给别人听了,免得别人担心。”
……
朱高炽父子俩对视了一眼,然后同时低下头。
“儿臣/孙儿告退。”
随着朱高炽父子俩的离开,干清宫重归平静,朱棣看着自己的儿子和孙子消失在门口的方向,轻轻地叹了口气。
“天意弄人啊……”
……
干清宫外。
朱高炽父子俩埋头朝着慈庆宫的方向走去,两人好像是商量好了似的,皆是低着头走路,一言不发。
朱瞻墡心中五味杂陈。
他原以为有自己的出现,在鞑靼、福余卫和泰宁卫覆灭之后,草原就会陷入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衰弱期。
在这期间,只要大明用对方法,就有可能将这个时间继续延长,甚至是延长到大明兵不血刃地掌控草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在北征回来之后,朱瞻墡就有了一种感觉,一种老爷子不会像史书上所写的那般病逝於榆木川的感觉。
然而,现实给了他一个狠狠地大嘴巴。
的确,老爷子不会像史书上所写的那样带着满腔的遗憾在榆木川离开人世了,因为老爷子的身体日渐衰败,别说出征了,出宫都成问题。
老爷子还能坚持多久?朱瞻墡不敢说。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老爷子还没到那种油尽灯枯的地步,但在时间上……
想到这里,朱瞻墡的心更乱了。
从成为朱瞻墡开始,他做了很多的事情,但这些事情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要么对朱瞻墡有益,要么对未来有益。
比如他肃清北方商业,是为了避免像历史上那样,大量商人向草原和建州走私粮食、茶叶甚至是铁器,成为大明覆灭的催化剂。
比如他覆灭鞑靼等敌人,是为了避免像历史上那样,再现土木之变这种悲剧。
比如他插手下西洋事务,是为了让大明更快的进入大航海时代,在整个世界的范畴内尽可能的领先於其他民族。
除此之外,剩余的事情,朱瞻墡本着尽可能为自己在先知先觉这方面争取到更多利益的前提下,能不扰动就不扰动。
毕竟,如果他把大明搅得越乱,以后得事情就越不可预测,他先知先觉的优势就会越来越小。
但是现在……
“爹。”
想到这里,朱瞻墡突然停住脚步,看向了自己父亲的背影。
“我要去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