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朱家人(1 / 2)

孟贤三人被锦衣卫以最快的速度缉拿,并押入了锦衣卫的诏狱,而朱高燧虽未被缉拿至锦衣卫的诏狱,但也被监视了起来。

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搞清楚了老爷子一病不起的原因,太医们对症下药,很快就让朱棣清醒了过来。

……

“所以说,是老三吗?”

干清宫内,内侍宫女都被屏退,朱高炽跪在朱棣的床前,朱棣靠在床边,面色阴沉。

“所以,我朱棣还是走到了如今这一步吗?”

“爹……”听出了老爷子语气中的失望,朱高炽抬起头开口劝解道。

“其实事情还没有定论,因为涉及到老三,所以儿臣没有继续查下去,准备等老三亲自给您一个答覆。”

“事情不见得是老三做的,您大可不必……”

“你不懂。”听着大儿子的开解之言,朱棣轻叹一声。

“塞哈智是个合格的锦衣卫,但不是一个合格的锦衣卫指挥使。”

“锦衣卫指挥使和锦衣卫是两种人,能做锦衣卫的不一定就能做锦衣卫的指挥使,相较於他的前辈,塞哈智差的还是太多。”

“他不敢直接处理,而是把老三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你,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

朱高炽闻言默然。

他不懂吗?作为大明的太子,而且还是在早些年朱棣有些偏心汉王的情况下仍旧能够稳坐太子之位的人,朱高炽如果什么都不是,这太子之位还能坐得稳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朱高炽知道,老爷子是通过对塞哈智这个人的了解,从而分析出来了事情最可能的情况。

锦衣卫是直隶於皇帝的特务机构,职责是监察百官,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洪武年间,前身是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设立的仪鸾司。

锦衣卫的第一任指挥使名为毛骧。

毛骧是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手中最好用的刀,毛骧曾参与过平定中原、讨伐叛乱、剿灭倭寇等,但其最重要的业绩还是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

胡惟庸一案,被牵连者无数,几乎所有人都是毛骧亲自监斩的,而事后毛骧则被朱元璋提溜出来杀了,平息了朝野之内的怨气。

锦衣卫的第二任指挥使名为蒋瓛。

作为毛骧的继任者,蒋瓛和他的前任一样,最重要的业绩也是明初四大案之一。

蓝玉案牵扯颇大,涉及到十三位侯爵、两位伯爵,连坐诛族多大一万五千余人,这些全都是蒋瓛一手督办的。

而在蓝玉案结束之后,蒋瓛也被提溜出来杀了,平息了武将的愤怒。

锦衣卫的第三任指挥使名叫纪纲。

相比於他的前两任,纪纲此人没有什么特别显赫的功绩,但也是朱棣手中最好用的刀。

当年靖难成功,朱棣率兵入应天,进皇宫,诛杀建文旧臣及其亲属数万人,全都是纪纲一手督办的。

相较於前三任的锦衣卫指挥使,塞哈智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按照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老老实实的上班,额外的事情啥也不干。

说白了就是只求自保。

朱棣正是因为深知塞哈智此人,所以才说此次弑君谋逆一事其实早有定论。

意思就是说塞哈智其实已经查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就是朱高燧买通了孟贤三人欲弑君谋逆,但塞哈智知道如果自己如实禀告,最终就会和他的三位前辈一样,成为皇帝手中杀人的刀。

别看朱高燧是意欲弑君谋逆之人,但说到底,他还是朱棣的亲儿子。

要知道,当年朱棣对朱高燧的偏爱可不少,朱高燧幼时朱棣对其很是宠爱,所以那时候的朱高燧恃宠而骄,经常做出不法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