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第 114 章 双章合一(1 / 2)

望族嫡女 春未绿 5427 字 2个月前

夫妻二人不能同房, 不仅仅是丽姝觉得身边没了个贴心人,郑灏也觉得形单影只,刚分开的时候, 郑灏因为伤心, 还不会多想什么, 现下夫妻二人说完话, 又要分开, 他就舍不得了。

“姝儿, 我舍不得走, 真想幻化成你胸口上这枚玉佩, 如此就能陪着你了。”郑灏撒娇, 根本舍不得放开手。

丽姝笑道“怪不得人家说你们读书人花花肠子多,说这种甜言蜜语你是张口就来。”

郑灏发誓“我哪里说的是甜言蜜语,分明是真心话。”

见郑灏眼圈发青, 丽姝又心软了“还是早些回去歇息吧, 到了老家, 又有好些人要应付。我自小也是在这样人多的家族长大, 应酬多着呢。”

郑灏见丽姝这样门儿清的样子,忍不住搂着她, 越发觉得她的小模样小动作都很合他的心意。其实他有时候很依赖她, 她虽然身姿纤弱,但非常坚强,什么大事儿在她那里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但即便再舍不得, 夫妻二人都得分房而居, 丽姝在陌生的地方也有些睡不着觉。半睡半醒之间,已经是天明了,祈哥儿和树哥儿还在睡梦之中, 丽姝俯身亲了亲两个儿子,还是让乳母进来把他们喊醒,快些起来。

郑夫人很心疼两个孙子“这么早起来做什么,就是你也要多睡一会儿。”

“反正今日也要赶路,就不必歇息了。娘,您身子骨如何还能不能经受得住。”丽姝关心的问道。

郑夫人虽然有些疲惫,但她没什么大事儿,一时,又说朱夫人过来拜会。

这位朱夫人据说出自弘农杨氏,显然并没有同样是弘农杨氏出身的杨贵妃那样的美貌,反而生的粗手粗脚,骨架极大,相貌平平,眉心有两道纵纹,应该常常皱眉生气的缘故。

“哦,你姐姐是具二太太,她倒是极其能干的。”郑夫人很快就弄清楚了朱夫人的背景。

但又觉得很奇怪,要知道具二太太的娘家,曾经官至大司空,也就是工部尚书,这样的身份,怎么会把女儿嫁给名不见经传的朱家。

甚至具二太太嫁的才符合世家子女的婚嫁,弘农杨氏嫁给荥阳郑氏,且当年郑家三叔祖也是任杭州太守。

朱夫人笑道“姐姐自小比我聪慧能干,不是我能比的,这次没想到我家老爷能派到荥州做同知,日后都是姻亲还要多加照应才是。”

“那是自然。”郑夫人待人都非常和气,从来不自矜身份。

朱夫人略坐了一会儿,见到丽姝虽然年轻,但形容繁丽雍容,气度不凡,这才体会到婆婆打出荆湖刘氏的旗号了。

当年丈夫刚中进士,婆婆很有先见之明的先让她是荆湖刘氏嫡支出身,彼时,刘家正十分鼎盛,他们家不仅和首揆是同乡,刘东野还是左都督,锦衣卫都指挥使。她爹娘心想朱老夫人名门出身,又有做左都督的堂兄,当时,还有舞阳侯世子正求娶朱姑娘,如此才放心将她许配而来。

只是婚后,她才知晓婆母是从不回娘家的,甚至和娘家没什么往来。据说是婆母自认守寡,不喜与外人往来。

朱夫人回去时,见一形容柔媚瓜子脸的青年女子在此候着,没好气道“董姨娘,你来做什么”

“没事妾身如何敢打搅夫人,只是过会子启程,老爷让我到夫人这里取一封腰带过来。”董姨娘看起来有些委屈。

朱夫人又诘责董姨娘半天,董姨娘哭的梨花带雨,如此,朱同知又是好一番安抚她。

这董姨娘是董妈妈的老生女儿,原本是安排在朱同知外院做些洒扫的活儿,不做通房丫鬟,将来求了老太太,放个恩典出去嫁人,偏偏她却一心想做姨太太。嫁个小商人,商人一年有大半年都不在家,重利轻离别,哪里有做官员妾侍强。

也因为如此,董妈妈要和女儿断绝关系。

当然,最愤怒的要属朱夫人了,她刚嫁过来时,见董姨娘是董妈妈的女儿,生的明丽乖巧,办事利落,还倚重人家为心腹,没想到人家反水,二人势同水火。

董姨娘也不求朱夫人如何看的起她,她生了两个儿子,学问虽然算不得顶好,但总归聪明伶俐,她又得宠,何愁没什么前程

只不过,等朱同知走了,方才的楚楚可怜是一点儿也没有了。

外边进来了两个小丫头道“方才郑家的人已经是启程了,怎么是豪族气派我今日算是什么都知道了。”

“那是,这么一看老太太就是个冒牌货,我悄悄见了一面那位刘家小姐,即便是守孝穿的麻料白衣,那也是用的上等雪缎裁制而成,且出手很是大方,非常有气派。”董姨娘也是跟着朱同知,红袖添香耳濡目染,常在官家,很有见识。

有个丫头道“那是当然了,这位郑大奶奶年纪轻轻,就是学士夫人了,下人们都说学士以后要做宰相呢。”

董姨娘笑道“那她岂不是一枝梨花压海棠了”

“才不是呢,郑学士也就三十出头,非常年轻,奴婢再也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男人了。”丫鬟的脸都红了。

董姨娘略微思索了一会儿,才道“我听说大姑娘准备嫁去舞阳侯府吗”

丫鬟摇头“奴婢打听过,老太太是想把大姑娘嫁去舞阳侯府,夫人不愿意呢。”

“若能嫁去舞阳侯府才好呢,毕竟是侯府。”董姨娘喃喃道。

丫鬟则道“姨娘,这和咱们无关,反正大姑娘是夫人的女儿,大姑娘平日对您可是一点儿也不尊敬。”

董姨娘很快反应过来,并不多说什么。

倒是那丫鬟想也是,大姑娘和董姨娘的二儿子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是不是董姨娘在想自己儿子的婚事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朱同知后院的事情丽姝就丝毫不关注了,她已经和郑灏上路了,郑灏在前面骑着马,丽姝时而掀开帘子会往前看一眼,每次看到郑灏的身影,她都倍觉安心。

过了一天半,郑家一行人就已经到家。

丽姝对祈哥儿道“等会儿人多,你要拉好你弟弟,保护好弟弟,知道吗”

“知道,要不然他吹风了就流鼻涕,变成鼻涕虫了。”祈哥儿做了个鬼脸。

丽姝戳了树哥儿脑门一下“帽子戴好,听哥哥的话,知道不”

树哥儿撒娇,到最后,还是由祈哥儿拉着手进去。

郑家大门打开,里面乌压压站着许多人,待郑伯棠丽姝公公上前,都跪下来哭的肝肠寸断,丽姝立马泪如雨下,让转过身来怕丽姝吓到的郑灏都震惊了。

要知道丽姝很少哭,她的性格很是坚强,倒是自己总哭,还让她看笑话,真没想到她的眼泪说来就来。

谭氏也拿了一条早已准备好的帕子出来,这帕子上早就沾上辛辣之物,只放眼底立马眼泪涌出。

其实郑家人经过这几个月,最悲伤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再哭也很难哭出来了。

郑伯棠也拭泪,但见郑夫人身子骨孱弱,操持丧礼恐怕不成,很有可能郑夫人操持一场,又得办下一场葬礼了。

但儿媳妇到底还很年轻,虽然管家两年,但从未操持过婚丧嫁娶,宗妇头一次办事要完美无缺才行,否则,将来如何服众因此,他道“让三房的具二太太帮忙操办丧事,灏哥儿媳妇你尚且年轻,多跟你婶子学学。”

这个结果丝毫不稀奇,丽姝从未来过荥阳,也不懂郑家古礼,若贸然接手,闹出笑话反而不美。

她十分恭顺道“是,儿媳一定会跟婶娘好好学的。”

从正门进去,丽姝才感觉荥阳郑氏之大,他们京中的宅子已经算是很大了,这里更是放眼望去,绵延不绝的房屋宅邸,高高悬挂的门楣彰显着郑家的不凡。

丽姝还好,表情控制得当,谭氏却是一路走一路惊叹。

宗房的房舍在中轴的五进大宅,丽姝扶着郑夫人进来,郑夫人感叹“自从十多年前进京,家里就再也没回来了,没想到再次回来,是因为你们祖母的丧礼。”

丽姝赶紧宽慰道“娘,我听大爷说家中早已安了吉穴,如此能够魂归故里,她老人家也安心啊。”

“正是这个理儿,现在回来了,我也安心了。”郑夫人坐定之后,总觉得身体很累。

舟车劳顿,风餐露宿,好在丽姝让大夫随行,郑夫人才没有得大病。如此,丽姝也只好对郑夫人的大丫鬟称心道“平日你们要多留意太太,不能让她大悲大喜,这样不易身子保养。”

称心用头上的挖耳簪添了点薄荷油,熟稔的替郑夫人揉着太阳穴,一边揉一边道“大奶奶您是不知道,奴婢劝过几回了,太太对老太太一片孝心,我们拦也拦不住呢。”

真会说话,丽姝看了称心一眼,又夸赞郑夫人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