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软饭男(02)(2 / 2)

快穿之最佳男配 传山 3306 字 4个月前

夫妻俩并排走出家门,在屯子里转悠起来。

“君越,我们去知青点好不好”

“听你的。”

他结婚以后,与那些知青们很少见面。

夫妻俩离开的时候,蔡母在窗户边看到,转头就和丈夫说,“女婿一天到晚不做事在家里敲打啥”

“你别管,等女婿做好,自然会告诉你。”蔡父已经找女婿了解过,他是支持的,只要是做正事,他就没意见。

“行,你现在也被女婿蛊惑了,我看你们俩都穿一条裤子,整天神秘兮兮的。”

蔡母最近急的呀,女婿怎么又变懒了。这人是变色龙啊,说变就变。

“头发长见识短,知道什么,女婿那是文化人,是有想法的,别去打扰他。”

蔡父吧嗒着嘴里的好烟,悠闲的晃着二郎腿。

老夫妻俩拌嘴,走远的夫妻俩已经走到知青点。

“咦,韩君越你小子怎么来了。”刚进院子就被廖志军哈城市看到,东北爷们儿说话嗓门大,屋里的人全听到了。

不管背后怎么议论韩君越,这些人面子上还是很热情的。

廖志军是这群知青中态度最好的,唯一对韩君越有过一些中肯评价的人。

“来看看你们,最近怎么样”

“挺好的,你呢,过得挺好的吧,有人照顾,被窝里也是暖暖的。”这时候带颜色的调侃,很是婉转。

“结婚挺好的,你也快点找一个,早点结婚。”

“哈哈哈,这话说的早了点。走 ,进屋,外面怪冷的。”

“进屋唠唠。”

走进知青点的堂屋,另外三男三女都盘腿坐在炕上。见着韩君越进去,都含笑打招呼。

如今可没有人敢得罪支书家的乘龙快婿,除非不想混了。

上炕坐好,几人都在说过年回去探亲的事情。即使猫冬没事干,这些知青们也不能每年全都能回城探亲。

每年只有三个名额,有时候还只有一两个名额。

何晖想着今年能回去探亲,试探的问韩君越,“韩君越你今年要带你媳妇儿一起回沪市探亲吗”

“不回,回去一趟得花不少钱,家里穷,攒几年可能能回去一趟。”

他压根儿没想过回沪市看韩家人的冷漠脸。还得花钱,现在恨不得一分钱当一块钱花。

回去一趟至少得一百块钱,家里哪有那么些钱。

记忆中前世原主结婚的第一年确实有带蔡红梅回去过。韩家那一家子,对新婚夫妻很是冷漠。

韩家父母既传统又自私,他们的传统想法是老了以后跟着大儿子。对于小儿子他们一直是放养的,没有想过以后要靠他。

家里的家产原本大部分都是打算留给大儿子。对于小儿子,他们从没有什么期待,加上小儿子下乡去了遥远的东北农村,他们心中偶尔浮现出来的那丝对小儿子的期待,也不知不觉的变没了。

大部分人都以为去了农村的孩子是回不了城。去了农村,还有啥前途,自己都养不活,他们老了能指望的上吗。

回来看一眼都千难万难,病了瘫了,也指望不上。

“也是,你们俩回去来回的票钱还有买礼物走亲戚,确实要花很多钱。咱在农村几年也挣不了那么些钱。”

何晖心中一喜,探亲名额最大的竞争对手不回去。他争取回去的名额有戏,脸上溢出喜悦的笑容。

一群年轻的男男女女坐在炕上说着诗歌说着一些他们看过的名著,这些是他们对于怀念校园怀念城市的一种慰藉。

一直说到附近的人家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夫妻俩才离开知青点。

时间转眼就是农历冬月,韩君越进城一趟,自己摸上了安阳市市府。

他没有人脉,但他知道必须上门推荐自己的小发明。

他不是没有想过要找大舅哥在城里帮忙找找关系找找人脉,只是大舅哥能进城工作纯属运气,也不是什么好单位。

人脉极其有限,认识的也都是一些底层的工人,也帮他介绍不了什么人。

带着岳父开好的出行证明,他住进了市府边上的一家招待所。要了一个小单间,房间不大。

拎着两个麻袋,背着一个从沪市带来的土黄色旧斜挎包,在别人异样的注视下,走进了刚开好的小房间内。

房间很小,在最里面的墙角小心翼翼的放下两个鼓鼓囊囊的麻袋。,,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