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9章 医
百医馆之中,弥漫着一股浓厚的血腥味。
这种血腥味即便是有药物的和酒精气味混杂於其中,都无法将其掩盖。
在潼关之下,有临时的急救站,但是对於那些受到了严重伤害的伤兵来说,长安的百医馆可能是他们最后的一站。
或生,或死。
华佗已经有好几天只是睡两三个时辰了。
他是金创科的大医师,虽然其他大医师也会来金创科帮忙,但是许多重要的手术,依旧是一台接着一台等着华佗去做。
华佗没有出去和那些哭嚎的理论,虽然他很愤怒,很不解,但是在这个时候和那些大嗓门的人讲道理,明显是一件蠢事,他只是想着是不是他连累了太仓萦,因为他听出来了,那些人也在控诉解剖屍体……
华佗不善於言辞,呃呃嗯嗯了几声,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好,只是颇为心疼的在太仓萦手臂上的伤口上看了几眼,便是皱着眉头出来,找到了张云说道,『救死扶伤,乃逆天夺命,这……这怎么能怪到小太仓身上?』
『说!』华佗也有些忍不住自己的怒火了。
『他是为了骠骑作战啊……』
就像是解剖学。
明明是她努力的医治病患,救苦扶伤,却被人谩骂,侮辱,甚至还动了手……
『你也要请假?』华佗皱着眉问道。
当然,也不是仅仅只有华佗一个人在做手术,只不过是以华佗为主,而且在每一场的手术之后,华佗还要将手术的经验记录下来,登记备档,所以时间似乎怎么也不够用。
不得不说,单从动手能力来讲,古人应该是超越今人的,因为古代的科技文明没有现在那么发达,人们想要获得美好生活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一个在后世学了满肚子医学知识,掌握了各种现代医学治疗方法的医师,即便是穿越到了古代,也往往无法成为神医。原因很简单,后世现代医学是建立在各项检测基础上的,没有了检测仪器,就是两眼懵逼。
『解剖啊……』华佗皱着眉头,有些忧虑的回头看了看厢房之处。
『对了,跟大考工上报,刨刀还不够坚韧锋锐,碰到一些硬结割不开……』
『他们,他们在说……』学徒抓耳挠腮,很是为难。
华佗站在院中,暂时代替张云布置和主持百医馆的一些事情,调配安排人员值守事项,杜绝再次有这样类似的事情发生。
孔老夫子的话,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而在春秋战国之时,华夏只有中原一小块,而周边的蛮夷戎胡,因为生活条件不佳,所以很多人是会剃头发的,以免滋生虫虱。同时,春秋战国时期的律法,有一些刑罚是剃发刺面断足等残害肢体的,所以孔老夫子的意思是让普通百姓不要学坏,别犯法,别让自己的身体受到损伤,知道会心疼和悲哀的还有自己的父母,就是孝道的开始。
没有传统医学的基础,何来现在医学的基石?
太仓萦虽然重点是妇幼科,但是面对当前伤兵众多的情况,她也同样协助金创科进行救治伤兵。这原本是一件好事,可是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有人冲到了百医馆,大骂太仓萦害死了人,并且还上手了……
可是很快,就有医馆之内的医师找到了华佗,支支吾吾的表示他感觉身体有些不舒服,所以他这几天都不参加解剖了。
华佗闻言,稍微放下了些心,但是很快又提了起来,就算是小太仓,也不能随意打骂啊!
『我的儿啊……』
『天杀的啊……我的孩儿啊……』
太仓公是太仓淳於,小太仓是太仓萦。
华佗对於太仓萦很有好感,因为太仓萦虽然身为女子,但是对於人体血污并不避讳,也不像是某些士族仕女,动不动就是捂鼻作呕,昏昏欲倒的模样,而是坚韧且勤奋,好学且谦逊,成为了百医馆之中女医师的模板……
太仓萦低着头,也没回话。
『怎么不小心些……』华佗下意识就脱口而出。
华佗愣了一下,看着那个医师为难的神情,最终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
『记一下……』华佗的声音有些疲惫,但是依旧充满了力量,『创伤包扎缝合之前,必须彻底清洗,去除杂物,否则必然难以愈合……方才的这个病患,就是在伤口骨缝之中有一个残留的箭头碎片……』
华夏在推行忠孝的时候,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之言,并且认为这是不可违背的『天理』,然后被许多公知大儒所宣导,成为了一个普世的价值观,在这样的价值观之下,甚至连普通百姓的理发,都必须先过孔子的这道门槛。
对於这些在百医馆发泄情绪,打骂甚至抓伤了太仓萦的这些百姓,当然没有什么好说的,当场就抓走了。
在封建王朝之中,尤其是在最靠近近现代的清朝,最好的医师是为了主子,为了洋大人服务的,跟普通百姓无关。清朝因为其奴隶主变种的政治体制,导致了清朝征服统治阶级不仅是防范汉人,同样也防范所有人,包括被后世某些影视文学所美化的满蒙和亲。
站在院落之中的华佗,隐隐约约的还能听到一些哭喊的声音……
华佗看着,叭咂了两下嘴,『你……你先好好休息,其他的事情不用管……』
还有被怀疑是穿越人士的王莽同学,他也组织过一场解剖,并且被记载在案。『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度量五藏,以竹筳导其脉,知所终始……』
厢房之内的气氛,显得沉闷压抑。
如果不是后世中医像是工匠一样被打断了许多次进程,中医绝对有机会率先进入现代医学的范畴。
在清朝的统治之下,不管是汉人还是蒙人,患病率极高,平均寿命极低,医学发展不仅是停滞,而且在倒退,也就导致了在民间更多的是庸医,所出售的是类似於后世某些包治百病的安慰剂。在汉代就能达到的平均四十左右的寿命,到了清朝依旧如此。为了保证铁杆庄稼特权阶级不被推翻,有意识的控制底层人口数量,这种理论也被后世资本主义国家精英阶层的所借鉴……
伤兵的死亡跟她并没有多少直接的联系,甚至还有不少伤兵因为她的救治而活了下来。
人被押走了,事情却没能就此罢休。
确实也有问题,可真正的问题是在什么地方?
当所有的百姓都忘记了菜,全部都转去了肠的时候,是百姓的错么?
院落厢房之内,太仓萦正咬着牙,忍着高度酒喷在伤口上的痛楚。
或许史官记载这个事情,是觉得王莽残暴,试图将其往纣王炮烙上面类比,但这的确是世界上第一次有记载的一场由帝王主持的,有组织的人体解剖活动。
太仓萦翻了个白眼,将头扭到一旁,只是留给华佗一个巾帛扎起的辫子。
她很委屈,只不过她个性好强,所以强忍着没有表露出来而已。
就这样一个医师,怎么会被人打伤?
简单询问之后,华佗才是明白过来。
『可不是么?』张云也是皱眉,『说是伤兵为阳男,太仓为阴女,阴阳相冲,便是夺人性命!你听听,有这般道理么?简直就是胡搅蛮缠!待会巡检处的人来了,可是要好生说到一番!』
百医馆之外的哭闹嚎叫之声,依旧在继续。
到了最后,就连华佗手下的学徒也凑到了边上,期期艾艾的模样。
百姓,确实是淳朴的,可是又在某个时刻表现得如此的……
张云见状,连忙补充一句,『不是太仓公,是小太仓。』
解剖学科是近代传入华夏最重要的西方科学知识之一。一部分的人在言及中西医的时候,都是必称西医现代医学之美好,华夏传统医学之愚钝,必然会提及解剖学,所谓『西方论理,要在解剖』,但是实际上事实并不是如此,最先展开解剖的,是在华夏。
严格说起来,百医馆并没有解剖战死伤兵的屍体。
就像是明明是讲得某某『菜』,结果忽然第二天就全变成了某某『肠』!
肠有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