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影响力(1 / 2)

大唐不良人 庚新 8326 字 2个月前

西市。

就像无数个平常的日子里一样。

微风轻拂,挟着长安花香。

驼铃声远远传来,守着西市口的市署老吏眯着的眼睛微微张开。

午后的阳光有些晃眼。

但他还是一眼看清了来的驼队,领头的那人。

脸上立刻堆起了笑容。

“我说大早上喜鹊叫,原来是您的商队回长安了。”

带头的商贾腰腹胖大,身上裹着厚厚的白袍,颔下胡须打理得十分齐整。

看他圆润的鼻头,微笑的脸颊,会让人联想到憨厚。

若是留意他那双细长的眼眸时,才会从里面偶尔透出的精芒,看出此人的精明狡黠。

“我的朋友,赵大郎,是我回来了”

思莫尔上前,与赵大郎一个热情的拥抱,不动声色间,将一小袋东西塞入赵大郎的袖中。

赵大郎眼神微动,提了提袖子,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

一边向商队看了一眼,一边推开西市大门,好让驼队更方便进入。

“这次去西域前后去了快两年时间,如何这趟生意赚不少吧”

“唉唉,你是不知道,吐火罗那边不太平,我也是仗着老脸,勉强不蚀本罢了,赚钱是不敢想了。”

思莫尔一边说着,一边指着驼队道“就只运回一些香料药材。”

“哈哈,您老是财神爷,定然是一本万利。”

思莫尔苦笑着拱拱手,算是谢他吉言。

赵大郎轻轻牵了一下他的衣角,在他愕然神色中道“您那个贵人朋友,近来在长安,名气颇为响亮。”

“贵人朋友”

思莫尔神色一动,低声问“是苏”

“嘘”

赵大郎做了个手势,面露神秘微笑,感觉自己吐露了了不得的信息。

他向着西市指了指“一会进去,在西市里应该会听到许多他的消息。”

“谢过大郎。”

思莫尔向他点点头,回头吆喝一声,驼队缓缓向着西市内行去。

骆驼嘴里嚼动着干草,驼峰随着步子,左右摆荡。

驼铃声悠扬。

随即被西市汹涌的人声所掩盖。

思莫尔是常年在西市行走的大胡商,这里不少人都认识,沿路有许多商贾货柜掌柜同他打招呼。

思莫尔也就笑着打招呼。

“钱老板,两年不见,身子骨越发硬朗了。”

“哎呦,谷老板,看您这样子,是不是又纳了房小妾”

“周官儿,您这身新衣不错啊,看你脸上喜气洋洋,是不是家里又添丁口了还是高升了”

一路走着,直到走到一处货栈前,思莫尔上前与货栈交接一番,说好了以每日百钱的价格,将货物暂寄。

招呼着手下人搬运货物,他自己背着手,在西市溜达起来。

这是他多年的习惯。

回到长安,先不忙卖货,而是要走走瞧瞧。

特别是在这市井之中,常能听到许多有用的消息。

走入一家熟悉的茶馆,叫上一壶茶,点了几个小茶点心,一边吃着茶,一边竖起耳朵,听着四周人的议论声。

“听说了吗开国伯一大早就入宫了。”

“哦,昨日方回长安,今天就入宫,大概是陛下要封赏吧”

“哎,才封为开国伯,赐下那么多金子田宅,又有封赏吗”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我有一个亲戚的阿舅的儿子,在工部任职,听闻他说,这开国伯可了不得”

“怎么了不得了”

“蜀中的疫情听说过吧”

“哎,别说蜀中,这几年,何处不生疫情就咱们关中,去岁还有蝗灾”

“别打岔,听我说,这开国伯,将蜀中的疫疾治好了。”

“喔,那还有些本事,不过我听闻吏部那位谷侍郎,前些年治好了黄河决口,又救济灾民,这功劳也不见得比开国伯小吧”

“你懂个屁”

说话声音压得更低一些,思莫尔要努力凝神,才稀稀能听清。

“今早的朝会上,谷侍郎弹劾开国伯,因罪入狱了”

“什么”

“谷侍郎有大功于国,为何”

“因为他弹劾开国伯啊”

“开国伯弹劾不得吗”

“你们这些笨蛋,以为蜀中的疫疾是什么那种疫,我听闻十分凶恶,若是不治好,会传入关中,到时候才是真正的大祸事”

“哦哦。”

听到的人显然有些不以为然。

大唐从立国到现在,每五年一大疫,何冲疫疾没发生过

关中还不是稳如泰山。

什么时候蜀中的疫情能影响到关中了。

“算了和你说不通,我只说一件,蜀汉诸葛孔明知道吧”

“这个知道”

“孔明都治不好的疫疾,被开国伯治好了”

“什么竟有此事”

一个带着惊愕的声音响起。

整个茶馆的嘈杂喧闹声,不由压低了数分。

无数的目光,投向说话的那桌。

说话的人不由脸色一变。

还没等开口,其他桌的茶客便道“开国伯的事我们也听闻几分,老兄请说,我们保证不会乱传。”

“对对,开国伯是大唐功臣,天皇和天后都大为夸赞,他的事,自然是可以说的。”

“对对对,近日市井都在传开国伯的事,咱们议论一下,也是正常的。”

被其余桌的人一劝,那桌说话者的神情明显缓和下来。

“这位郎君,还请说说开国伯的事,我们大伙都洗耳恭听,大伙说是不是”

“对对对”

“郎君请说”

一堆起哄的声音里,说话的中年人红着脸站起身。

先前的胆怯已经不见,取而代之是满脸红光,一脸兴奋。

他这辈子都没有这样的遭遇。

一时间,被众星捧月,成为众人的焦点。

站起身来,先是向着四周叉手行礼,然后扬声道“诸位朋友,我这些事,都是听我亲戚的阿舅的儿子说的,真假愿各位自察之。”

“这是自然”

“郎君快请说,别卖关子了”

“好”

中年人清了清嗓子道“开国伯的治疫之法,乃是找出水中的小虫,将水煮沸饮用,我听闻还有填埋之法,灭掉水中一种小螺。”

“这是什么道理”

“水中竟有小虫为何我们从未发现”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我只是听说,当年蜀汉先帝刘备征东吴,兵败逃回白帝城,皆因为蜀军染疫,还有曹操赤壁之战时,也是因为军中染疫。

开国伯说,水中有一种级微小的小虫,是致病之源。

只要针对这种小虫,将其除去,便不会使人生病。

大唐若按他的法子施行,就不会有人染疫。”

此言一出,整个茶馆一时哗然。

“不再会有人染疫”

“每五年一大疫,乃是天道啊他,开国伯他能”

“这是真的吗真的能治这些疫疾”

茶馆中突然有人放声大哭。

“家兄,家兄就是去岁因蝗灾后又是饥荒,最终染疫而亡。这开国伯怎么不早来,他怎么不早点把治疫的法子说出来”

“兄弟别哭了,幸亏有开国伯,以后咱们就有好日子过了”

“若真能使大唐不再发生大疫,开国伯就是活人无数的活菩萨”

“若真能有用,岂非圣人”

整个茶馆一片喧闹之声,场面一时失控。

思莫尔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

不由满心疑惑。

市蜀赵大郎不是说有苏大为的消息,怎么这些人都在讨论什么开国伯

开国伯又是谁

不会是我那兄弟苏大为吧

不会不会。

万万不可能。

苏大为出征吐蕃前,记得是从四品的轻车都尉,宣威将军,再加一个东宫太子府典戎卫右副卫率。

就算征吐蕃有功累,按理能升一级就不错了。

想要升上开国伯

除非连跳三级。

那是万万不可能。

又竖着耳朵听了一会,半天不得要领。

最后等喧闹过去,他才瞅到空,拉着一名茶客递了几个大钱过去,一脸堆笑的问“这位郎君,我久在西域进货,今日方才回长安,有个问题想请教。”

那茶客手里抓着铜钱,笑道“这位胡商倒是客气,有何问题请问”

“你们方才说的这位开国伯,究竟是谁啊为何以前从未听过此人。”

“哦,你问开国伯啊。”

茶客笑道“这倒是巧了,开国伯也是昨日回长安,之前在外戎边,后又在蜀中任黄安县令,昨日回长安,陛下特赐唱名夸功。”

这一说,思莫尔越发糊涂起来,这又是戎边,又是县令。

怎么县令还能唱名夸功起来了

自己在长安混迹二十余载,从未听过有这等事。

见他一脸不信,那茶客急了“我说的可都是真的,昨日唱名夸功,长安数十万百姓都看到了,人人都在称颂开国伯的功绩,平西突厥,镇针百济,灭高句丽,灭倭国,灭吐蕃、天竺”

“等等”

思莫尔听得汗毛直竖,心说我们这说的是一回事吗

“你说的这些战役,我也略有耳闻,主帅乃是苏总管啊。”

“对对,正是苏总管”茶客说得眉飞色舞“苏总管从吐蕃回来,在蜀中时陛下特令他留在蜀中治疫,如今刚好回来。”

“真是苏总管”

思莫尔一脸懵逼“邢国公被封开国伯了这岂不是”

从公到伯,这特么是封爵直接跳说了吧。

心中直呼好家伙。

“什么邢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