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陶谦,关羽,李靖,蔡邕等等人,全都聚集了一起。
“浩瀚啊,你怎么就确定,一个月后会有大旱?” 陶谦疑惑问道。
闻言,封宇沉默良久,解释道:“我懂一些天文学,夜观天象,一个月后,必定大旱!”
“到那时,不只是徐州,兖州,青州,都会面临灾情。”
“现在,我们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
其他对视了一眼,他们未免都觉得有些奇怪。
毕竟,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根本没有什么大旱的趋势。
但……他们也不敢放松。
现在正值七月中旬。
一个月后,那就是八月中旬,正值收获季节。
一旦大旱降临,所有粮食都会被废掉!
更何况,现在徐州人口极多,大难降临,百姓第一个遭殃,就算他们开仓救济,也救济不过来。
有的建议现在增加部分税收,增加库存,以备大旱。
有的建议开渠引水……
但封宇,都一一摇头。
这些,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我有一个办法。”封宇思索良久,说道:“引大江水,对抗大旱!”
此言一出,满座震惊。
陶谦率先摇头:“这根本不可能,莫非,你想以一己之力,造出一条河来?”
“这得花费多大的人力和物力!”
“我们,上哪弄这么多的人?”
不只是陶谦,就连其他人,也都觉得不现实。
所谓大江,就是后来的长江!
“首先,大江水,水流湍急无比,若想引大江水,恐怕不知要浪费多少人力物力。”刘伯温同样摇头,凝声:
“再者,就算能引大江水,一旦大旱结束,雨季降临,大江水泛滥起来,必成一场涝灾!”
闻言,封宇神秘一笑:“我有办法,可以对付这两个问题!”
众人纳闷。
这?
可能吗?
人力?上哪弄那么多人?
再者,你又拿什么对抗将来随时有可能发生的涝灾?
封宇淡淡说道:“我,有十万人,可助我们对抗旱灾!”
言出时,满场倒吸了一口凉气。
十万?
这不现实吧!
他上哪凭空造出十万人来??
封宇背手,嘴角笑意更浓:“各位是否忘了,之前,我们从荆州回来的时候,可是带来了这十万的百姓!”
“如今,他们居无定所,而且连工作也没有,若是凭空留着他们,也只不过是多了十万张吃饭的嘴!”
“倒不如,用这十万百姓,来成立一个‘工程队’!”
言罢,满场众人惊愕了。
对啊!
这两天,他们还正犯愁着,怎么处理荆州来的十万百姓呢!
封宇的意思,不就是用这十万百姓,还引长江水吗?
只不过……
他们听着封宇的话,还是有些无法理解。
刚刚,封宇说了一句“工程队”?
这又是什么东西??